如果说高杠杆和周期性是银行发展过程中无法抗拒的两大特性,那么在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为突出的时候,能够尽量缩小周期性的影响,为银行的自身发展找到一条更有韧性的道路,则是得以更好地生存,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
自二战以来,美国经历了大大小小十余次经济危机,而作为与经济唇齿相关的银行业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重组和洗牌,有的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不断的发展壮大,也有的因此而倒闭。就以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美国数百家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被兼并,而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为数不多的银行却成为金融危机的赢家,通过收购而成为美国以至全球的顶级银行。早在10年前,即将举办的包容会第22期“普惠大视界”活动的主讲嘉宾之一、美国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萧兵博士曾在接受国内一家媒体的采访时介绍了富国银行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的经验以及对业界同行的借鉴意义。
小微金融同样和经济周期息息相关,银行整体的风控理念同样适用于小微金融,但小微企业和小微金融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又有其独特的一面。以富国银行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在化解小微企业经营周期风险、完善客户征信数据、增加业务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以及风险定价方面采用了许多新的模式,其理念和实践相信会对有志于小微金融的同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年后的今天,全世界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危机四伏。作为金融机构来讲,发展的周期到底可不可以“逆”?银行特别是中小型的金融机构若想实现逆势飞扬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和哪些思维?在经历了许多经济周期之后,特别是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后,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12月5日20:30,包容会第22期“普惠大视界”将邀请美国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萧兵、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管一处副处长吴千里,与主持人包容会执行理事,原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小微贷款项目组小微金融专家包盛一同探讨“银行如何逆周期发展”的话题。
欢迎届时扫码参会~
扫码加入包容会
+
包容会往期内容
包 容 会 讲 座
【普惠大讲堂】上期内容整理
第12期
【普惠大视界】上期内容整理
第21期
【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系列活动】上期内容整理
第06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