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惠金融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到五大行先后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让普惠金融近两年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目光。
腾讯新闻《一线》近期对话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他有着近30年金融市场的丰富经验,先后任职于国家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金公司、摩根大通,目前正在主持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
他向腾讯新闻《一线》谈及当前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后可能面临的“目标漂移”的挑战,以及需要避免搞“运动式”发展普惠金融的做法。在他看来,如何营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金融生态环境,让金融机构参与者一起把普惠金融的市场做大,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农信社“目标漂移” 中国上千家农信社(后改制为农商行),犹如深入金融末端的毛细血管,也被视为中国普惠金融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提供的一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33.65万亿元,虽然只占整个银行业的14%,但支撑起整个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的1/3。 但贝多广注意到,近些年随着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的案例越来越多,农信社的性质也由以前的集体经济变成股份制。在引进了外部股东,乃至上市之后,农商行有追求利润和股东回报的业绩要求,导致一些原本扎根农村普惠金融的农信社,开始将资金拿去同业拆借或者做理财,偏离了初心。 “这个在普惠金融里我们称之为‘目标漂移’。“贝多广提到,在他看来在,这是当前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的一大问题,虽然改制是为了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效率,但另一方面,跟农信社的宗旨实际上已经有所背离,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他以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为例,这些国家在农村地区仍然实行合作制,“这说明在农村这种环境下,金融机构用合作的方式来提供服务,可能是一个普遍有效的方法。” 官方数据显示,农信社改制从2003年正式开始,截至2018年3月末,开业的农商行已有1274家。另外,已有包括重庆农商行在内5家农商行上市,正在排队IPO的18家银行中,大部分也为农商行和城商行。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监管层的注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今年2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信社的改革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无论怎么改,一定要在总体上保证农信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现在很多农业县还有一个信用社为农民提供服务,如果把法人层级越做越大,把一个省都做成一个法人,毫无疑问资金又从农村、从县域抽调到更高层级的城市去了,资金就会大量流失。”他说。 防止“运动式”普惠 按照银监会等11部委于联合印发的《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2017年起,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招商、兴业等6家股份制银行先后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专司普惠金融业务。建行甚至将普惠金融升级为全行战略。 贝多广对腾讯新闻《一线》表示,他们在浙江调研过程中发现,前几年有一些银行进入了当地,但又慢慢撤了回来,因为竞争不过当地农信社。 贝多广担忧,因为大行的资金成本更低、资金量更大,如果这些大行去和当地农信社抢客户,占领市场,又不考虑商业可持续的话,这对那些老老实实做普惠金融业务的农信社是一个冲击,会对当地金融生态造成破坏。 他强调,做普惠金融不仅是承担社会责任,更一定要考虑商业可持续,不能扭曲成“运动式”——因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做。真正到基层做业务,各家银行应该扬长避短,在各自有优势的细分市场提供服务。“如何营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家一起来把这个市场做大,这是当前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