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北京】近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钱塘江论坛-金融科技峰会”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博士正式发布了“浙江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标监测结果”,该报告是“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的前期试点调研成果;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个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调研结果。调研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浙江省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可与高收入的OECD国家相当,多项数字普惠金融指标逼近高收入OECD国家水平,主要金融机构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渗透率、满意度和使用率高,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6年9月,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的“中国金融论坛•普惠金融(浙江)峰会”表示,浙江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下一步可以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突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让中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群众等群体及时获得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更低的成本和更方便的方式,大幅度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同时,浙江还将注重普惠金融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结合,推动政府部门其他公共服务单位与金融机构加强跨业跨界的合作。
G20杭州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称《高级原则》),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八项主要原则。如何落实文件所提出的倡议,特别是如何通过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了解并展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是有效推进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关键。
为此,在浙江省政府、省金融办以及浙江农信社联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在浙江率先启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项目并开展了普惠金融调研活动,围绕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设并从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入手,逐步开展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的建设及研究活动。
贝多广院长表示,“普惠金融的改善与发展,关键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特别是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来反映各个地区以及国家的普惠金融发展动态。这一项目对推动并提高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扩大我国在国际普惠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均有深远意义。”
截至2017年11月份,研究团队随机抽样选取浙江省14个县(市、区),获得有效个人及家庭问卷13452份,中小微企业问卷2730份,村级(社区)问卷677份。该调研10790份农村问卷数据显示,浙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已走在世界前列,浙江省农村地区从持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比例远超非正式渠道,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已不仅仅局限于支付业务。移动支付在浙江普及率和使用频率都很高,移动支付使用率达68.4%,每天都使用移动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28.7%。
调研发现,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对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规范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并监测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亦对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将有计划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与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建成技术先进、内容完善、数据及时准确的数字普惠金融监测体系。